一九九四年,當時克魯曼(Paul Krugman)還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他在當年最後一期的《美國外交事務雙月刊》上發表了一篇引起極大爭端的論文〈亞洲奇蹟的神話〉。

在該文他指出,許多亞洲國家的成長都是「投入驅動的成長(Investment-driven growth)」,依靠著外資大量湧入、寬鬆的貨幣政策所造成的資金投入等而快速成長,而非生產力提高而造成的成長,因此這種模式其實是很脆弱的。

他的這篇論文當時曾引起一場筆戰,但也給華爾街的禿鷹們很大的啟發,遂出現了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藉著資金的大舉進出,而誘發許多國家的資產泡沫破裂,印尼甚至還引發了國家動亂,蘇哈托政權並因此倒台。

克魯曼的「投入驅動的成長」之說,是否真的能解釋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乃是個有爭論的課題,不過他的這種說法,毫無疑問地可以解釋今天愛爾蘭的經濟危機,而愛爾蘭資產泡沫破裂的經驗,對台灣也有一定程度的警示性。


本文出自: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101203/110/2ics2.html?type=ne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oxx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