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建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都選擇二、三類數理組,但建中要學生絕不能變只懂和冰冷儀器打交道的科學怪物,他們導入人文、鼓勵學生不斷動手做,百年紅樓無數的科學成就在科學和社會密切的對話中不斷孕生。
紅磚牆,白拱窗,百年建築紅樓,大廳迴廊兩側公布欄上,張貼了建國中學的英雄榜單。
一九九二年至今,十八年來,建中學生總共奪下一七一面奧林匹亞數理競賽金銀銅獎牌,以及七十九個亞太數學和亞洲物理獎。
換句話說,每一年,建中學生至少會為學校贏回十項國際數理競賽大獎。
印象中,建中學生多半是腦袋極好的書呆子。校長蔡炳坤聽了頗不以為然,他當了八年台中一中校長,兩年前又成為建中第一位遴選產生的���長,不厭其煩的解釋,建中學生熱衷科學研究,全校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都選擇二、三類數理組,但他們絕不是只懂得和冰冷儀器打交道的科學怪物。
科學和社會密切對話,是建中科學教育的主調。
科學不能沒有人文元素
十五年前重返母校教書的歷史老師黃春木,是為科學底圖加入人文筆觸的重要推手。
黃春木還記得,當年他念建中時,普遍認為只有笨的人才會選社會組。他回校教書後發覺,十幾年過去了,建中還是同樣的氛圍。「在建中,念一類組是需要勇氣的。」黃春木不服氣,覺得科學不能沒有人文元素,於是糾集文科老師,在二○○四年規劃成立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試圖在建中太重理科的版圖上,搶回一些人文空間。全台灣只有六所高中設有人文社會資優班,建中是其中唯一男校。
來自: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101117/10/2hb4c.html?type=new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