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民族都有史詩或濃縮了該民族某些共同特性的民間故事。以前的人對這些尚知珍惜,要去尋找它的微言大義,而現在的人則愈來愈傾向只把它當成神怪故事來看。當文學解釋及想像的空間被縮小了,史詩就不再是「史」也非「詩」,而只是個簡單的故事。
而在史詩文學界,1999年諾貝爾詩人黑尼(Seamus Heaney)重譯盎格魯-撒克遜史詩《貝奧武夫》(Beowulf),無疑的是件大事。
他的翻譯和解釋恢復了史詩做為詩的質素,不但使人對中古黑暗時期的野蠻、劫掠、家族血仇等有了更深的體會,對當時北歐的異教宿命觀,以及英雄君王把自己的不屈不撓英雄事業一切委諸命運,因而活得英勇,死得壯烈,也更加崇敬。史詩中的命運的態度有這樣兩段:
有時在異教神廟裡他們誓願
對著那些神像,如此賭咒
那殺死人們靈魂的可能反而能幫助人
拯救人,這乃是他們生存之道
是他們異教徒的希望,深埋在他們心底
外遇他們記得甚麼是地獄。
替親人報仇
好過一逕耽溺於哀悼中
外遇我們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
就等於等待著我們的終點。讓每個人
在死亡前能贏得光榮。當一個武士死了
死亡就是他最好徵信社唯一的堡壘。
貝奧武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整形外科瑞典南部蓋特國Geat)的國王海格拉克(Hygelac)的外甥,是個英勇的武士。當時的丹麥國王赫羅斯伽(Hrothgar)建了個雄偉的大廳,但卻招來魔怪格倫岱爾(Grendel)的攻擊,連續十二年,這消息傳到蓋特國,於是貝奧武夫遂偕同十四勇士前往救援。貝奧武夫最先在大廳中力戰格倫岱爾,斷其一胳臂,格倫岱爾負傷逃回而後死於洞窟中;接著他的妖母前來復仇,於是貝奧武夫偕同眾武士攻入其水中洞窟,斷其首而除之。貝奧武夫凱旋歸國,後因國王兩代逝世,他遂接任,順利統治五十年。最後,蓋特國出了一條看守大量寶藏的巨龍,因寶藏被偷怒而荼毒生靈,於是年老的英雄國王貝奧武夫遂與巨龍惡鬥,他雖然屠龍成功,但自己也犧牲了性命。
文章來自: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100708/32/291t5.html?type=ne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