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無論處在任何階段的生命歲月,早已經養成隨時檢視自己內在情緒變化的習慣。還以為有了「自我認識」的基礎,接下來的每一個日子,快樂是必然的。
我曾經為了支持一位學生所開的導引課程,帶著捧場的心態去上課。他技巧地領著年輕學員回憶兒時情景,並邀請每個人在潛意識的映像中,去搜尋曾經大笑的畫面。「專注的技術」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於是跟著搜尋。腦海像極了走馬燈,兒時的影像,色彩分明地不停出現。只見我在空曠的田園快速奔走,不斷要找到我的笑臉。令人驚訝的是,我竟然找不到兒時咧嘴大笑的畫面,原來童年的不快樂仍然深藏在心靈的暗處。不安的童年經歷,居然在年屆中年之時仍隨侍在側,可見影響力之鉅。
一位已為人母的朋友,在自己的婚姻裏不斷尋求另一份愛情。每當結束一段舊的感情,很快又有遞補者。她常一邊懊惱自己的行為,一邊痛斥離開她的男友的無情無義。在已經陷入瓶頸的婚姻關係中,不斷重的行為模式,讓她開始產生負面的生命價值觀。這一位朋友的自我認同度相當低,雖在精神科諮商多年,但狀況未見改善,不斷批評自己是一個糟糕的人,希望我能協助她走出憂鬱。我開始在友人起伏的情緒中,陪她走出生命陰霾,同時建立新的人生觀。
憂鬱症的某些人格特質是,潛意識中希望自己能在不同情況的境界裏,找回與母親的親密關係。嬰兒與母親的關係極為重要,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性格養成。例如,一個懷孕的母親孕程期間,若情緒是穩定而愉快的,胎兒也能夠接收母親所有的情緒感受。當我看見幼兒常滿足地掛著笑容,少有哭鬧情緒,便知嬰兒是被期待誕生,父母親的居家生活必然安定。相反地,嬰幼兒期的孩子若不斷哭鬧、尖聲驚叫,或成長過程辛苦的孩子,必定來自較不健康的母體或不安定的生活。不安的童年,從母親懷孕開始,這說明了「準母親」需要成熟的身心靈。我的朋友,就是生長在一個不安的家庭中。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100806/120/2al7d.html?type=ne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