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症狀出現前即介入治療,也許才是延緩或阻止失智症的關鍵。

重點提要

■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率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目前還網頁設計有效的療法。 ■一些新藥物的臨床測試失敗,可能是外遇服用的時間太遲了。 ■利用新技術追蹤症狀出現前的分子變化,讓研究人員能在藥物發揮作用的時間點測試藥物。

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在他的魔幻寫實巨作《百年孤寂》裡,描述一座虛構的叢林村莊「馬康多」,書裡常被提到的情節,是當地居民罹患一種讓人失去所有記憶的疾病,它抹除了「物品的名稱與概念,最後是人們的身分」。直到一名流浪的吉普賽人帶來一種「淺色液體」,才讓居民恢復健康。

21世紀,在哥倫比亞的麥德林與鄰近的咖啡產區,也有數百位居民和馬康多的居民有著相同的命運,不過現實生活中也許也有類似吉普賽人解藥的契機。麥德林與周邊地區是全世界罹患遺傳性阿茲海默症比例最高的區域。來自25個大家族的5000多名成員都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通常在50歲前發病),外遇他們遺傳到了一個特定的基因突變型。

發性阿茲海默症屬於顯性遺傳疾病(只要從雙親之一遺傳到該突變,就會發病),2006年全球統計約有2700萬名阿茲海默症患者,早發性的病例略低於1%。不過早發性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病變,顯然與一般晚發性(通常在65歲後發病)患者一致。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100802/77/2aip8.html?type=ne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ooxx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