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康世人上海12日電)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出席玉山上海科技論壇的創投業者都相信投資限制將逐步鬆綁,這將對兩岸科技企業合作發展有利,也對兩岸創投業者的事業更為有利。
但是台灣仍對大陸企業領導人訪台然處處設限,手續麻煩,讓許多企業領導人赴台開會有受辱的感覺,相當不方便,因此就不愛到台灣。大陸創投業者說,這也導致北京和上海飛台北的班機,商務艙都冷冷清清,這樣不利於兩岸產業的合作發展。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首度移師上海舉辦玉山科技論壇,多位兩岸創投業的成功者下午在分組討論時,暢談兩岸科技與創投的狀況、發展與觀察。
出身中國大陸的創投名人啟明創投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鄺子平認為,他最近常跑台灣,認為兩岸簽署ECFA後,機會很好。
鄺子平表示,ECFA簽後,雖然剛開始可能還需要時間等待,但相信兩岸對彼此的投資限制鬆綁腳步將會加快,他將更有意願尋找適當的台灣科技產業進行投資。
鄺子平說,雖然他在大陸也投入剛起步(剛創業)的科技企業,但比起來,台灣科技企業人才儲備比大陸更豐富;整個團隊來看,也是台灣的更整齊。
更重要的是,鄺子平指出,在大陸高科技公司,比較有經驗的人才都是海歸派(海外留學歸國者),大陸企業給海歸派和一般職員的薪水差很多,而台灣已經沒有這種情形,導致在同等資歷的團隊上,大陸科技企業的人事成本比台灣高。
鄺子平認為,目前台灣的基金規模不是太大,大陸這邊的基金相對規模較大,但台灣則有優質的科技企業,同時在大陸設廠又享有大陸產業政策優惠;因此台灣人才加上大陸人才,兩岸確實有互補效果,ECFA也將對兩岸科技產業發展產生促進作用。
出身台灣的VenGlobal Capital Management董事長程有威表示,在沒有ECFA前,有很多法律限制,非常難以突破,現在有了ECFA,限制都可以突破了,機遇非常好,從科技產業創業投資來講,這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不過,北京世紀匯策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王亞非和鄺子平都認為,台灣現在對大陸企業領導人訪台仍然處處設限,甚至讓許多企業領導人赴台開會有受辱的感覺,這也導致北京和上海飛台北的班機,商務艙都冷冷清清,這樣不利於兩岸產業的合作發展。
與會的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海基會顧問龐建國也指出,跨國公司如果把總部設在台灣,原本可以讓大陸的幹部都來台開會,卻因為大陸人不容易來台,反而讓跨國公司在台總部老闆必須飛往大陸,這樣還能吸引跨國公司來台嗎?他建議政府加速改善。990812
以下文章來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12/5/2azy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