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傳真往返 申訴多無解

〔記者高嘉和、蘇永耀/台北報導〕馬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進入空前蜜月期,但台商投資糾紛案件卻是投訴無門。台商張松年在中國昆山投資房地產被坑上億元,求助海基會,一年多來,竟只得到中國海協會僅約百字回函,就企圖將台商被坑的事實掩蓋掉。

兩岸關係越好 被坑難見光

從旁協助的昆山台協副會長何信府感歎的說,兩岸關係愈好,台商被坑的案件好似愈見不了光,政府相關單位或媒體都淡化處理;海基會的宗旨難道不是提供涉及兩岸事務的諮詢與協助嗎?為何好像只是「傳真機」,將台商申訴案轉傳給海協會,就算了事,台商在中國吃虧就只能自生自滅。

張松年是台灣富成房產公司董事長、也是某知名金控董事。他是在八年前赴中國投資一個叫「紐約之星」的住商大樓開發案,遭當地人詐騙,損失近億元新台幣

他說,投資的房地產開發案是與在港掛牌的浙江指標企業寶業建設集團合作,怎料寶業的專案負責人施根龍,根本不具專案經理資格,利用他對中國法律不熟,以威逼利誘等手段,前前後後騙走、勒索他近千萬人民幣,加上工程延誤損失,讓他虧了近億元新台幣。

張松年在中國投訴無門,只好回台灣求助海基會,想不到海基會只有「傳真機」功能。他抱怨,海基會只是將他的申訴案函送中國,就不管海協會接下來的處理狀況或進度,就算透過立委去函海基會,也是三言兩語說「已函請海協會協處有案」,敷衍了事。

拖了快一年,海協會終於在七月回函海基會,空壓機當張松年看到回函內容,差點昏倒;短短僅約百字,推說「施根龍涉嫌合同詐騙證據不足,建議當事人可依法向檢察機關申請立案監督」。張松年說,難道一億元就換到這短短百字,海基會只是兩岸傳真機嗎?這樣的海基會有跟沒有,有何差別!

對被指淪為「傳真機」,無法發揮幫助台商的功能,海基會發言人馬紹章表示,海基會一向秉持將心比心的態度幫助台商,也會盡全力協助台商面臨的困難。他強調,海基會接到個案後,都會與對岸海協會保持聯繫,任何案件都不例外;但有些案子訴訟過程都在中國,結果如何確實不是我方能完全掌控。


以下文章來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09/78/2aqko.html政治...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oxx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