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本報訊】

日治時期,宜蘭「太平山營林所」是重要的木材供應處,基於地利之便,羅東遂發展成工業性城鎮。林廠、儲木池、成堆排放的木材是羅東人對那段輝煌歲月鮮明的印象,也是促進羅東繁榮崛起的產業標記。建築師黃聲遠與「田中央工作群」規畫的「羅東小鎮生活廊帶」,將羅東舊都心各處文化地標,包括「縣古蹟」聖母升天堂、羅東孔廟、樟仔園等,藉由嶄新規畫設計,使成為舒適的人文步道空間。

入圍遠東建築獎的「羅東小鎮生活廊帶」,創新之處,在於重新整理羅東的環境,規畫出更新、更美好的生活空間。建築師在此不是設計單棟的建築,而是公共空間的整體規畫,成果可做為其他縣市政府城市規畫的典範。

「羅東小鎮生活廊帶」串連的空間包括「樟仔園故事公園」、「多元文化廊道」、「生活校園故事廊道」及「生活校園故事村」四大部分,涵蓋羅東的文化地標包括樟仔園、林管處日式木造宿舍群、羅東孔廟、聖母升天堂、南門圳、羅東文化中心、成功街文化市集、成功國小舊禮堂和校長宿舍等。廊帶的設計從羅東新林場向外延伸,宛如莖葉蔓生般,將常民生活空間一一串連起來。

「樟仔園故事公園」訴說羅東的林廠歷史。樟仔園過去是林務局種植樟樹的苗圃,大片的樟樹林是老一輩羅東人的共同記憶,曾因都市計畫的道路規畫,園區差點被切割破碎,所幸在縣府、鎮公所、文史工作者和黃聲遠等多方奔走下,保留與林業發展相關的歷史建築,如林管處日式木造宿舍群、農業改良場、山林管理所以及部分的老樟樹等。

老建築簡單修復後再利用,現成為黃春明主持的「黃大魚兒童故事館」、木雕藝師的社區工藝坊共同經營使用。另外,過去廠房的大型木造屋架,壁面拆除後做為公園的半戶外空間,打通不同建築間的阻礙成為充滿懷舊氣氛的「木業故事村」。

多元文化廊道也串連了羅東不同的宗教建築,北臨聖母升天堂與孔廟,東有善法寺,南臨應妙壇的紅頭師公,附近緊鄰六所學校與瑪利亞仁愛之家。多元的宗教氣氛使這裡成為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場域。聖母升天堂建於一九五七年,獨特的哥德式建築風味常引人駐足觀賞。

至於「生活校園故事廊道」及「生活校園故事村」,利用成功國小校長宿舍和大禮堂修復再利用,特別的是將學校跑道融入社區生活空間中,藉此重新定義步道的性質,讓玩耍的孩子和運動的大人們在充滿動能的環境下,串起日漸疏離的家鄉人情。由此連回羅東廣場,未來會有步行及自行車大街的規畫,一旁搭建的階梯式棚架可供舉辦走秀、街舞等藝文活動,民眾也能在此遠眺羅東街景。


以下文章來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06/4/2akq0.html我的TRAVEL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oxx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