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八風災屆滿1年,TVBS關懷災區重建,發現面對災難時,人的堅強、韌性,才是重建最大的動力。記者重返災區,製作「走出惡水劫」專題,發掘在絕境中重燃希望的故事。今天看的是高雄縣桃源的故事,廚師高惠雄在山上有2間餐廳,餐廳在風災中毀了,12名親人葬身在土石堆裡,路斷了,沒有觀光客願意上山,為了生活,高惠雄把餐廳遷到山下重新開張,餐廳的名字跟擺設都跟原本的一模一樣,要重新再站起來。
餐廳老闆高惠雄:「校長今天口味如何?」顧客:「很好。」高惠雄:「那一道菜你很久沒吃,好幾道,這一道就很久沒吃。」
剛剛在廚房忙完,高惠雄馬上出來招呼客人,今天招待的客人,有一部份是來自桃源鄉的鄉親,好久不見,大家聊得開心,當然也聊到讓他們刻骨銘心的八八風災。
高惠雄:「我蓋好的房子,要送給她啊。」顧客:「在哪?」高惠雄:「在山上沒有流掉,在河床上白色的房子。」
已經1年了,高惠雄回憶起八八風災,談笑間仍隱藏些許哀傷,因為那一場大風雨,開在山上的2間餐廳幾乎全毀,12名親人葬身在土石堆裡,接連傳來的噩耗,差點將他擊倒。
高惠雄:「妹妹他女兒跟家人都走了,加上我又聽到民族也毀了,我阿姨、兒子、孫子都走了,那時候會想到說,難道真的要滅亡了嗎?」
山上的家沒了,慌亂搬出來的雜物,只能堆在杉林大愛村這個棲身之所,沒空整理,因為他急著要重新打造埋在土石堆裡的餐廳。高惠雄:「這都是我自己設計的,這是噴漆而已,我同事隨便畫的。」
回到山上的路斷了,沒觀光客上門,但生活還是得過,高惠雄把餐廳遷到山下,一整排的山豬頭骨,上百公斤的原住民木頭彩繪,能搬的他通通搬到這裡來,餐廳重新開張,一樣是濃濃的原住民風。
但時空環境不同,老顧客沒了,新客源需要再開發,收入只有以前的1/5,不過高惠雄用一樣的店名、一樣的擺飾,就連地板跟牆壁顏色,也漆得跟原來的店一模一樣。災後重建,他堅持「原汁原味」再出發。
本文引用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08/8/2apsf.html
藝文生活處處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