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編鐘一套十六件,分兩層懸掛於龍首木架上,謂之一,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
對喜愛古董文物的朋友提起編鐘,也許大家腦海裡快速一閃的畫面,若不是出現湖北隨縣出土的〈曾侯乙編鐘〉,大概就是國立故宮博物院來台後購藏的〈子犯編鐘〉之屬了。這類編鐘的材質多以青銅鑄造,鐘體如兩片合瓦,上端並有柱狀長甬,口作橋形,一般由數個或數十個組成一套,演奏時主要根據鐘體的大小,敲擊出小鐘發高音、大鐘發低音的清濁變化,是先秦時期宮廷饗宴中不可或缺的金屬樂器。不過本文所欲介紹的清代鎏金編鐘,無論造型、大小與組合形態,俱與先秦的青銅編鐘甚有出入。

編鐘一套十六件.各應律呂

清代鎏金編鐘與先秦編鐘的最大差別,在於十六件編鐘組成一套已成定制,而且每件編鐘的尺寸大小基本一致,聲音的清濁高低,主要根據鐘體的厚薄有所不同,即厚者發高音,薄者發低音。至於何以必須集十六件編鐘合組一套?這從文獻資料窺探,或不難得知,應是古代樂音中的律呂相互對應使然之故。例如《隋書‧音樂志》即載:「編鐘,小鐘也,各應律呂,大小以次,編而懸之。上下皆八,合十六鐘,懸於一簨簴。」此處的「各應律呂」,其實就是古代樂律中的十二個固定音階與四個翻高八度的音階,古人按照它們的音律不同,由低到高各予一個名稱,即: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以及四個高音:清黃鐘、清大呂、清太簇、清夾鐘等。又上述十六個音階中,陰陽各占其八,其中奇數歸屬陽律,偶數歸屬陰呂,故而合稱律呂,這也是童蒙課讀教材《千字文》所云:「律呂調陽」的典故所本。只是,猶須進一步說明的是,清代的編鐘律呂,經過康熙朝的修訂,除了既有的十二正律不變外,其它四個高音清聲其實已改為四個低音倍律,即:倍夷則、倍南呂、倍無射與倍應鐘。


文章出自: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100711/85/291u6.html?type=ne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ooxx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