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直航增班的爭議,終於在消息曝光之後的半個月,透過談判方式局部化解。留下的問題是:兩岸熱門航點增班,將會越來越困難,也凸顯以往僅依賴「默契」建立遊戲規則的做法,具有高度風險。雙方主管機關各退一步,兼顧裡子與面子,也保持一定的模糊空間,作為協調的彈性。對此,華航及長榮都表示:會依照原本的規劃提出請。但面對相當模糊的協商結果,航空公司也謹慎的表示:希望政府給予「明確指示」之後,再「據以提出申請」。(彭群弼報導)
民航局長尹承蓬剛剛上任,就遭遇兩岸直航雙方看法兜不攏,兩岸三通,甚至是從兩岸春節包機破冰之旅以來,第一次的爭議。雙方從公開喊話,強硬表態,一直到重新聯繫,安排時間協商,一直到見面協商,花了大約半個月。協商之後,雙方共同發佈新聞稿。內容充滿了相互諒解的文字,但,就是沒有具體的承諾。無論是媒體,抑或航空公司主管,看完之後都是一頭霧水。航空公司也只能低調的回應表示:會依照原本的規劃,雙方政府的要求,再度提出增班申請。但也表達,希望政府對於增班究竟要如何處理,給予明確指示之後,再根據雙方政府同意的內容提出申請。
觀察協商之後的官方態度,可以感受到雙方似乎透過這一次會面,重新建立了新的默契,我方僅強調我方原有的看法沒錯,但並不推論「對岸的看法有錯」,互相保留一些餘地,也是維持雙方良好氣氛做出的努力,不追究究竟誰對誰錯,希望彼此都有面子,而業者能夠顧及商業所需的裡子。
此外,雙方主管機關也從第一線,對協議文本內容及談判承諾的針鋒相對,再度退回到第二線的「管理審查」角色,讓增班所出現的爭議,透過業者「重新申請」程序,創造出可以「運作,調整」的彈性空間。例如,萬一無法找到適合起降的時間帶,可以暗示業者知難而退,自然也就不會出現紅眼航班的爭議。
面對新建立的「默契」,尹承蓬強調:雙方當然有互信。但他也承認,對岸空域及機場都面臨瓶頸,這一次小規模增班困難度已經很高,未來直航增班,是有可能越來越困難。期望兩岸直航創造更大商機的期待是否會卡在增班的瓶頸?仍有待觀察。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06/1/2amkp.html
留言列表